87造句网 >地图 >小学生造句 >

无法避免的战争观后感

无法避免的战争观后感

时间:2025-04-15 作者:87造句网

相关推荐

无法避免的战争观后感(锦集14篇)。

无法避免的战争观后感 篇1

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经中央军委批准,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组织拍摄了6集大型电视纪录片《为了和平》。

如果说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向世界显示和证明了,这个政党同国民党领导下的军队和中国是完全不一样的,其军队的战力要强悍得多,其对国家的领导力与凝聚力也要强大得多,那么,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则向世界宣告了,新中国在世界上真正诞生了!西方强权靠武力已经无法扼制这个共产党国家在世界东方的突然矗立。

俗话说:“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他就弱,你弱他就强。”我们应该以先烈们的精神为动力,坚强勇敢,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掌握科学知识;练就过硬的本领,做跨世纪的接班人,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富饶美丽!

无法避免的战争观后感 篇2

生活在如此幸福的时代,有多少人还记得70年前的那份壮烈、那份执着、那份无畏一切的勇气、以及那一群最可爱的人?70年前,抗美援朝战役在鸭绿江边打响。百废俱兴,保家卫国,前仆后继,冰天雪地.....一个一个关键词,勾勒出那段腥风血雨。

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弘扬和光大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革命精神,不仅奏响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壮歌,而且锻造出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每当我们纪念抗美援朝时,我们不应该只停留在.感慨的层次,应该更深入的去挖掘中国人民内核的精神本质一那种敢于拼搏的勇气与大国的担当。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我们要学习祖辈的精神,怀着最崇高的信仰与坚守,努力开创一个更加和平开放的新中国。

英雄精神代代相传,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处处都有着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处处都有着凯歌以行的英风浩气。江山不负英雄泪,且把利剑破长空!我们应秉承英雄精神,以英雄为榜样,让英雄精神激励我们前行!

无法避免的战争观后感 篇3

观看该影片后,我感觉非常震撼、非常感动。观影后百感交集的同时,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更应该思考,如何看待朝鲜战争,从这场战争中能感悟出怎样一种精神。我认为朝鲜战争是一代人吃完了几代人的苦,一代人做出了几代人的事,一代人建立了几代人的功。朝鲜战争,应该是人类历战争的巅峰,也是人类历的奇迹。以弱胜强,师出有名,同仇敌忾,战法出色,英雄辈出,在自身后勤和装备严重处于劣势,完全靠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智慧作战。我们回忆一个国家历史,就是铭记其中的民族精神,这些都不应随着时间有丝毫的消逝,第一代领导人的胸襟和格局让后人钦佩,老一辈的奉献才有了现在的安居乐业,作为共产党员要继承老一辈的革命精神,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党和国家做出新的贡献。

无法避免的战争观后感 篇4

1950年的美国,黄金储备是西方世界的70%,工业总产值达到西方的一半以上,小麦产量占西方的30%以上。当大多数国家都被战争摧残得满目疮痍之时,美国借战争之势,声势和名望达到了顶峰,成了西方军事领袖,世界霸主。而那时的我们刚从战火中站起来,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经济刚刚开始恢复,物资极度匮乏,财政状况堪为困难。大量军人将枪支保存起来,开始了和平建设,开荒、修铁路、开矿……努力为国家富强奋斗。就在此时,朝鲜战争的战火却逐渐燃烧到了中朝边境,美国的傲慢与偏见令其目空一切,无视我们为和平付出的努力,往中国境内扔炸弹,造成村庄被毁和平民伤亡。抗美援朝战争是帝国主义强加给我们的,为了和平,我们不得不选择战斗。70年前的那场战争中,我们与美国为首的十六国联军,历经了2年9个月的浴血奋战,万千英雄忠骨长眠在了朝鲜的土地上,终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

每一个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进入朝鲜都知道自己要面对什么,更明白自己为什么而战,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为了占领尊严的高地,为了家园不再有亲人哭泣,甘愿接受硝烟战火的洗礼,为后世争取尊严和平,他们是可爱的人。自此,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我们珍惜和平,但从不害怕反抗侵略的战争!所谓“国运”,不是凭空等就能等来的,而是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前赴后继干出来、打出来的,正是有了在每个历史时期都不断锐意进取的中国人,才有了积淀到今天的,让这个国家有了比历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机会。

正如视频后提到的,对历史好的纪念,就是创造新的历史,牢记初心使命,坚定必胜信念,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更大的贡献。

无法避免的战争观后感 篇5

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记忆》栏目摄制的20集大型纪录片《为了和平》。整整70年前,一场震惊世界的战争,在朝鲜半岛徐徐拉开。

那一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爆发的一场规模的局部战争。

那一次,中国人民志愿军用钢铁般的意志,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

那一次,中国人民用全民族的空前团结,向全世界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的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中国人民志愿军奉命出兵朝鲜,为援助朝鲜、保卫中国安全,与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发生的战争。这场战争,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10月25日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

烈士当中,有抱炸药冲敌阵与敌同归于尽的杨根思,有挺胸膛堵枪眼视死如归的黄继光,有战友伤、自己上、炸死敌军的一级爆破英雄伍先华,有双腿伤、忍痛爬、捐躯开路的许家朋,有子弹打光拉响手榴弹冲向敌人的孙占元,有卧火海忍剧痛、维护潜伏纪律的邱少云,有抢修桥梁保畅通英勇献身的杨连第,有战终日、歼顽敌、屡建战功的杨春增,有冒严寒跳冰窟救少年的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

在朝鲜牺牲的十几万名烈士,他们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五湖四海。家喻户晓的战斗英雄有:邱少云黄继光杨根思罗盛教毛岸英等。

无数先烈的鲜血,洗染了胜利的军旗,浩荡的铁流里,我看见了长辈伟岸的身躯,是他们,在为民族争解放,为人民争自由的战斗里,创造了伟大的功勋。是他们,为了国家死不还家,为了胜利前仆后继,为了荣誉奉献生命。我们不能忘记那段历史,更不能忘记战争中牺牲的先烈,解放军的丰功伟绩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英雄与时代同行,与祖国同在。

无法避免的战争观后感 篇6

绿色,代表希望。在绿色的气球上描上一枝翠绿的橄榄枝,一只洁白的和平鸽。松手,松手,看它缓缓升入天空,随着风儿、带着我们的希望,飘呀飘呀……


看哪!天空在哭泣。原本清亮透明的天空蒙上了一层灰色,天空哭了,殷红的泪水滴落下来,深深地、深深地滴进人们的心底。


战争,它代表了沉重、沉痛、沉思,它以一种血火勾连的方式,以一种硝烟弥漫、哭声与怒吼交相映衬的方式,以歌唱和诀别的方式存在着。


战争,它给胜利的一方带来很大的利益,但在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死亡、饥饿、瘟疫以及双方的仇恨。战争让人们流离失所、战争让纯洁的心灵充满仇恨、战争让弱小的生命离开了人世、战争让世界充满了罪恶……


伊拉克,现在还是硝烟滚滚。看啊!战场上炮火连天、死尸遍地。一个女孩蹲在母亲的尸体旁哭泣,她泪蒙蒙的眼中噙满了思恋与渴望。她是在思恋母亲啊,母亲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象放电影似的在她脑海中闪过。可是,母亲已经走了,永远的离开了她……战争会搅扰和平,会枪林弹雨。战争能抹去天空中那湛蓝的光泽,能掠去一个个家庭的幸福与和睦,能打破人们宁静的生活……人们渴望和平,痛恨战争。但怎样才能让战争这个魔鬼从世界上永远消失呢?要想让战争消失,就要让宽恕代替仇恨;让同情代替冷酷;让仁慈代替无情……


我们要让战争消失,就要让人们都不再自私。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样,人们也会互相帮助,互相扶持,相信战争是无法在这种环境中生长的吧!


让战争消失的途径有成千上万条,然而归结起来只有一条,那就是??让世界充满爱。


行动起来吧!再气球上写满和平,在风筝上写上希望。放飞和平,放飞希望。让世界??充满爱!


太阳选择在黎明前升起,流星选择在黑夜中闪亮,我们选择在和平中成长!


我们热爱和平,愿和平鸽自由的在天空中翱翔,让橄榄枝铺满地球的`每一个角落!

无法避免的战争观后感 篇7

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志愿军官兵“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闻令而动、坚决果敢地奔赴战场,是对忠诚的诠释;面对武装到牙齿的强敌,志愿军官兵“决不畏惧,决不动摇,上级指到哪里就打 到哪里”,不畏艰险、英勇顽强地浴血奋战,是对忠诚的诠释;面对身处困境的朝鲜人民,志愿军官兵“真正秋毫无犯,与朝鲜人民亲密无间”,满怀深情、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是对忠诚的诠释。在鸭绿江畔,在长津湖边,在上甘岭上……志愿军官兵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熠熠生辉。忠诚,造就了人民军队对党的赤胆忠心,造就了人民军队和人民的鱼水情谊,造就了人民军队为党和人民冲锋陷阵的坚定意志。


在党的哺育下锻造而成的革命忠诚精神,是人民军队的政治特质和根本优势。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激励着我们把“忠诚”二字深深镌刻在心中,时时刻刻做到对初心使命的坚守,对理想信念的笃定,对崇高责任的担当。弘扬革命忠诚精神,要求我们无论何时何地,为了祖国的尊严和人民的利益,一定要敢于斗争、不辱使命!当前,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对各种风险和挑战,我们必须进行坚决斗争,必须取得斗争胜利。弘扬革命忠诚精神,就要像志愿军官兵那样闻令而动、令出行随,坚决做到“党叫去哪就去哪、党叫干啥就干啥”,不断提高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的能力,以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实际行动谱写革命忠诚精神的时代新篇。


党中央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既从中国的安全和发展利益出发,也从朝鲜人民的民族解放事业需要考虑,更着眼于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 军”的野蛮侵略行径,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严正声明:“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鲜明阐明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是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战,是高扬国际主义精神的正义之战。这场正义之战既激发了志愿军将士愈战愈勇的旺盛斗志,也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国家和人民的同情、支持和援助,最终赢得了战争胜利,维护了亚洲以及世界的和平。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再次证明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今天,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但世界并不太平,战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依然悬在人类头上。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激励着我们以史为鉴,坚定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决心。为了正义与和平,我们主张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共同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积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共同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能战方能止战,为了正义与和平,我们要深刻把握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加快提升我国在国际安全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贡献力量。

无法避免的战争观后感 篇8

今年是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观看《为了和平》,重温“抗美援朝”这段历史,更加促进了对历史问题的思考。首先这场战争是在极不对称,极为艰难的条件下顽强取胜的一场壮举;其次,在建国初期国家储备还不足的条件下全国人民艰苦奋斗,打赢了这场艰难的战争。毛主席说过“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这是对抗美援朝精神的完美诠释。历史深刻表明,爱国主义是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所以,无论何时,我们都应该怀着爱国主义精神力争把祖国建设得更好。

无法避免的战争观后感 篇9

今年是抗美援朝70周年,我看了《为了和平》第五集“万众一心”,看完后感慨万千。这个纪录片让我们回首中国共产党领导抗美援朝战争的艰难而光辉的历程,呈现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展现出抗美援朝志愿军的动人的英雄事迹和伟大的革命精神,着实令人感动。


在第五集中,纪录片以史论结合的方式,讲述了抗美援朝期间全国广大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和各大名主党派团结一心、齐心协力,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在这期间参军人数几次达到高峰,人们呐喊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口号支援前线、支援战争。志愿军在前线奋力拼搏,人民在后方输送物资、粮食,中朝两国人民和军队团结战斗、同仇敌忾,终于战胜了美军。


抗美援朝时,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向前线的在冰天雪地中奋战的志愿军们运输粮食与物资成了亟待解决的难题。于是那个冬天,几乎家家户户都支起大锅,加入到“炒面大会战”当中去,街上飘满了炒面的香味。这炒面香味中的军民同心、万众一心的精神怎么不令人感动?在炒面的香味中,志愿军们吃出了其中包含的希望与热血,一把炒面一把雪,喊着“为炒面立功”的口号,在全国人民的爱国之心的感动下,增添了力量,继续投入了艰难的抗战之中去。美军轰炸了我们的运输线,但无数人民仍顶着炮轰,用血肉和生命前仆后继地铺出了一条通往胜利的路。


这集纪录片令我十分感动。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民以合力之势汇聚成制胜战场的磅礴之力,那些在后方支援、运输的人们,除了没穿军服,都有着一颗军人之心,他们的爱国热情使所有力量浓缩至一起,迸发出无穷的力量。


古往今来,多少英雄前仆后继,才有了现在富强的祖国。而站在英雄背后的许许多多无名的小人物,也在尽自己所有力量为爱国事业而奋斗。前有抗美援朝军民同心,现有抗疫之战万众一心,正是全国上下所有人民的齐心协力,才会使中华民族屹立千年而不倒。我们的心始终是一体的。“万众一心”是自千百年来流传的中华民族精神,我们一直坚信,不管多大的困难,在整个民族齐心面前,都将被我们克服!


无法避免的战争观后感 篇10

爆发于1950年10月25日的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成立后,向所有反华势力发出的一声怒吼。“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传统,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更是深深懂得和平之宝贵,70年前的那场战争,是帝国主义侵略者强加给中国人民的”。这部纪录片是这样给出了这场战争的历史定位。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企图将新生的共和国扼杀在摇篮之中,他们分别在朝鲜半岛、台湾岛、越南制造争端,挑起矛盾。他们以朝鲜内战为契机,将自己的势力打进亚洲,然而,这一切都尽收中国共产党的眼睛里。毛泽东同志以敏锐的战略目光,察觉到了帝国主义的真正目的,控制朝鲜是假,扼杀中国才是真。

“我是中国空军,我们奉命送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欢迎志愿军忠烈回国,我部歼-11B飞机两架,奉命为您全程护航”。这是牺牲在朝鲜土地上的志愿军战士遗骸经由航空线路回到祖国大地时的一段对话,也是将我们的思路迁回到朝鲜战争时期的指针。已经在北大荒地区投入生产建设的战士们当时似乎也嗅到了一丝不正常的气息,东北边防军的组建、二线三线部队的集结部署、军事器械生产用地的重启,这些都充满了浓浓的火药味,战士们心里也稍有不安。这一切都在急速地发展着,仅仅在东北边防军组建后的一个月,朝鲜战局陡然恶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内阁首相金日成紧急召见中国驻朝大使倪志亮,向中国政府提出出兵支援的请求,也是在同一天,斯大林通过苏联驻华大使向毛泽东转来的电文写道“你们如果认为能用部队给朝鲜人以帮助,那么至少应将五六个师迅速推进至三八线,以便朝鲜同志能在你们部队的掩护下,在三八线以北组织后备力量”。影片至此,我们都能感受到战前局势的紧急性和复杂性,这正是志愿军出兵前夕。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正义战胜非正义,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也是比原子弹更加强劲的力量,崇尚霸权和武器制胜的美国自然看不见这一点。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的第二天,毛泽东同志便下令,将东北边防部队改名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然而事情也并非如此一帆风顺的,中国政府当时希望能够得到苏联空军的支持,然而斯大林却不愿与美军发生正面冲突,以免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就这样,在没有苏联援助的情况下,中国人民志愿军毅然动员出征。志愿军同志们在鸭绿江畔每人用手向自己口袋里装了一捧来自中国大地的土壤,留作纪念,至此,抗美援朝战争拉开大幕。

在这场战争中,涌现出无数的英雄儿女,无论是烈火上身纹丝不动的邱少云,还是零下四十度严寒中永生的冰雕连,战士们面前是战火,背后是严寒,他们的故事,可歌可泣,永世留存。

无法避免的战争观后感 篇11

今年十月迎来一个重要的纪念日,即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七十周年。1950年,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将战火燃烧到鸭绿江边,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国鸭绿江。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战胜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侵略者。纪录片回顾呈现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全面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正义性质和伟大胜利,深入反映伟大的抗美援朝展示了志愿军的英雄事迹。

观看《为了和平》使我深受教育,深受感动,志愿军的爱国主义精神令人敬仰。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他们是“可爱的人”。当年的战火与硝烟虽早已散去,我们享有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辈用宝贵的生命,顽强的毅力,视死如归的精神换来的。

沐浴在党光辉下,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而努力奋斗。致敬那些为了祖国、正义与和平的英雄们!

无法避免的战争观后感 篇12

参加加抗美援朝的将军有彭德怀、赓大将、王平、王建安、邓华、甘泗淇、刘震、许世友、李达。抗美援朝(又称抗美援朝运动、抗美援朝战争)是20世纪50年代初爆发的朝鲜战争的一部分,仅指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的阶段,也包括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的群众性运动。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战争中,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1953年7月,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抗美援朝结束。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回中国。每年10月25日为抗美援朝纪念日。


1945年8月8日,根据雅尔塔协定,苏联对日宣战。13日,苏军开始在朝鲜东部清津地区登陆,14日,日本帝国主义投降。为划分对日本占领地区受降范围,经苏,美协商,在朝鲜,以北纬三十八度线(以下简称三八线)为界,以北为苏军受降区,以南为美军受降区。


根据开罗宣言精神,1945年12月27日,苏、美、英三国外长莫斯科会议达成协议,由驻朝鲜的苏军司令部和美军司令部组成联合委员会,协助南、北朝鲜迅速建立一个统一的临时政府,但是由于苏、美双方在一些重大问题上意见分歧而未能实现。


1948年8月15日,在朝鲜半岛南部大韩民国成立,9月9日,北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在朝鲜半岛上出现了两个不同性质的政权,形成南北分裂、对立的局面。围绕朝鲜统一问题,双方之间的斗争日益尖锐化,三八线上武装冲突日增,局势日趋紧张。


1948年10月,苏联把朝鲜半岛北半部的行政权移交给朝鲜政府,同年12月25日,苏军全部撤离朝鲜。1950年6月25日,朝鲜人民军南进作战,朝鲜战争爆发。28日即攻占南韩的政治中心汉城。韩国军队在朝鲜的强大攻势下,节节败退。


美国为维护其在亚洲的领导地位和利益,立即出兵干涉。6月26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命令驻日本的美国远东空军协助韩国作战,6月27日再度命令美国第七舰队驶入基隆、高雄两个港口,在台湾海峡巡逻,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海进攻台湾。

无法避免的战争观后感 篇13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9月,美国等国以“联合国 军”的名义在仁川登陆,并越过“三八线”把战火烧到朝鲜半岛北方,迅速向中朝边境推进。虽然当时中国正面临着巩固政权、恢复经济的紧迫任务,但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请求,中共中央多次召开会议,经过反复权衡,在10月上旬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艰难决策。在这场异常残酷的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谱写了气吞山河的英雄壮歌,创造了人类战争以弱胜强的光辉典范。


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抗美援朝精神的内核。在长津湖、龙源里、松骨峰、大同江、上甘岭……志愿军战士们冒着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在白雪皑皑的崇山峻岭中纵横驰骋、浴血奋战,以劣势装备进行殊死搏斗,面对敌人飞机的密集轰炸,志愿军坚守阵地,决不后退一步。


在朝鲜上空,志愿军空军面对的是当时世界上大的美国空中力量,两国空军作战实力悬殊。一群年轻的共和国雄鹰,凭借勇敢顽强、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灵活机动的战术战法,不断在实战中书写传奇,取得令世人震惊的辉煌战绩,打破了美国空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中涌现出无数英雄人物:罗盛教、黄继光、邱少云……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最可爱的人。正是这些人民英雄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将世界头号强国击退,同时也锻造了敢于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自强品格和必胜信念。


美军在回忆文章中写到:中国士兵是顽强的敌人,他们虽然没有防弹背心,没有钢盔,携带制造粗劣的手榴弹,爆炸力不及美军的一半,粮食是用米和杂粮磨成的粉……但是,他们永远向前作战,奋不顾身……战后,美军对志愿军做出这样的评价:这是世界上一支能用步兵围歼机械化部队的军队,步兵战术堪称巅峰,这是只有中国才能做到的奇迹。


国防大学教授刘光明这样阐释抗美援朝精神的丰富内涵:抗美援朝战斗取得伟大胜利,靠的是中华儿女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这场战斗不仅是武器装备的对抗,更是钢铁意志的对决。


纪念战争是为了珍爱和平,纪念英雄是为了守护正义。70年来,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穿越时空,始终放射着璀璨的光芒。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告诉我们,一个敢于亮剑的国家和民族,才能在世界上赢得尊严。英雄们代代相传的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英雄气概、必胜信念,正如矗立在民族复兴航程中的灯塔与坐标,召唤着中华儿女在逐梦路上奋勇前行。


铭记历史,缅怀英雄,是为了更好地前行。坚持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直面挑战,勇于创新,在新的起点上,为推进党和国家事业进一步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无法避免的战争观后感 篇14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27日美帝国主义派兵入侵朝鲜,并侵占中国领土台湾。9月15日,美军集中七万余人在仁川登陆,并疯狂北犯。以美国为首的侵略军不顾我国政府的一再警告,于10月1日悍然越过“三八线”,并继续向中朝边境鸭绿江和图们江进犯,同时以空军轰炸、扫射我国东北边境城镇和乡村,我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抗美援朝作战,历时两年零九个月。从1950年10月25日起,以运动战为主,连续进行了五次战役,把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赶回“三八线”,迫使对方转入战略防御,接受停战谈判。从1951年6月中旬起,以阵地战为主,挫败了对方多次局部进攻,并粉碎了对方“绞杀战”、细菌战和侧后登陆计划。同时,也主动地举行了多次凌厉的攻势。至1953年7月,经过金城战役的殊死较量,对方在遭受重创之后,不得不同朝中方面签署停战协定。至此,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抗美援朝战争是异常激烈而又残酷的,我志愿军面对美军的飞机、大炮和坦克等现代化武器装备,不畏强敌,不怕牺牲,前仆后继,英勇善战,终于战胜了敌人,完成了任务,打出了国威、军威,是当代“最可爱的人”。

本文来源:http://www.87zj.com/8/16523.html